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4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80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165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489篇
中国医学   380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417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芪对感染病毒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效应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了解黄芪对感染柯萨奇病毒心肌细胞 L 型钙通道的影响,以探讨黄芪用于心肌炎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柯萨奇 B_3病毒感染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 L 型钙通道电流。结果:黄芪不影响正常心肌细胞 L 型钙通道电流的幅度,但可减缓 L 型钙通道电流的衰减。病毒感染增加心肌细胞 L 型钙通道电流的幅度,并改变其电压依赖性而使电流电压曲线向左下偏移。黄芪可抑制病毒感染细胞 L 型钙通道电流的增加。结论:黄芪通过抑制感染细胞经 L 型钙通道的跨膜钙内流和稳定 L 型钙通道的作用,可防止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的细胞内钙超载和异常电活动,从而对感染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2.
附子毒-效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琳  平静 《河南中医》2015,35(1):171-172
应用附子要以"得附子之益,去附子之损"为原则,正所谓"正有毒以祛毒,非无毒以治有毒也"。附子之毒与效密不可分,是以毒攻毒治法的具体体现,辨证地看待附子的毒-效关系,从而对今后附子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3.
大黄清胃冲剂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均匀设计优化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大黄清胃冲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 以游离蒽醌提取率为定量指标,通过4种生长黄煎煮方法的初步筛选,确定浸渍溶剂、浸渍时间、回流溶剂及回流时间为考察因素,并为U9(9^6)均匀表设计试验。结果 大黄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浸润14h和回流提取80min。结论 工艺条件可以用于大黄清胃冲剂的生产制备。  相似文献   
84.
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医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生产的重要原料。该实验以多基原中药--郁金为研究对象,查阅郁金文献并结合市场调查情况,在传统郁金饮片分级的基础上,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对郁金饮片进行综合评价,探索传统分级方法与现代评价指标的关联性,建立其分级标准。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郁金饮片划分为优级、一级、二级和统货共4个等级。该研究为多基原中药饮片分级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实现郁金饮片的优质优价,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5.
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川芎赤芍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后外周血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内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川芎赤芍低剂量组、川芎赤芍高剂量组、银杏叶片组。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外周血GFAP、VEGF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缺血脑组织Notch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川芎赤芍能够提高外周血GFAP、VEGF水平,上调脑组织Notch1 mRNA 的表达。结论:川芎赤芍可升高缺血再灌注大鼠外周血GFAP、VEGF的水平及缺血脑组织Notch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6.
目的:优选甘草总黄酮微海绵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利用类乳剂溶媒扩散法制备甘草总黄酮微海绵,以微海绵得率、包封率及分散系数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聚乙烯醇用量、药物与乙基纤维素的比例、搅拌速度对甘草总黄酮微海绵制备工艺的影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微海绵的包封率,检测波长335 nm;建立HPLC同时测定甘草总黄酮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和光甘草定的含量,检测波长300 nm,流动相乙腈-甲醇-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利用透析法比较甘草总黄酮及甘草总黄酮微海绵中6个成分的体外释放度。结果:甘草总黄酮微海绵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聚乙烯醇用量2.69%,药物-乙基纤维素(6∶1),搅拌速度1 100 r·min~(-1),搅拌时间4 h。8 h内甘草总黄酮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和光甘草定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87.47%,86.83%,76.98%,78.48%,86.58%和56.58%,24 h内甘草总黄酮微海绵中这6个成分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91.45%,89.74%,77.57%,82.64%,87.74%和67.74%。结论:利用类乳剂溶媒扩散法制备的甘草总黄酮微海绵粒径大小均匀、工艺稳定且操作简便。甘草总黄酮微海绵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中药防风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药材性状方面:防风野生品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少分枝;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断面有多数棕色油点;气味特异.防风栽培品根常有分枝;根头部横环纹较少,断面棕色油点较少;气微.显微组织方面:防风野生品根横切面韧皮部有多数类圆形油管,10~22环列;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但年轮状不明显.防风栽培品根横切面韧皮部油管10~11轮;木质部导管可见大小相间呈年轮状.结论:防风栽培品与野生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一定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和根横切面韧皮部油管环数的多少,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别特征;1~4年的栽培防风可以根据木质部导管的年轮判别生长年限.  相似文献   
88.
探索研究纳豆菌液体发酵黄芩药材制备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工艺,利用纳豆菌所产生的活性酶对黄芩苷和汉黄芩苷进行生物转化,以提高黄芩中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通过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培养基pH、药材粉碎度、装液量、摇床转速、液料比、发酵时间等因素对发酵工艺的影响,以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得到黄芩生物转化生成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液体发酵最佳工艺为蛋白胨质量分数为1.0%,氯化钠0.05%,pH 6.0,黄芩药材粉碎过40目,装样量33%,摇床转速200 r·min-1,液料比5 : 1,温度37 ℃,发酵6 d,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转化率为97.6%,汉黄芩苷转化率97.0%。验证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9.
黄芪-莪术配伍是临床常用治疗肿瘤的组合,基于Th17/Treg细胞平衡探究黄芪-莪术配伍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小鼠肿瘤生长的可能作用机制.该研究将9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黄芪-莪术(2∶1)配伍高、中...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pid and effective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 and 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 coupled with diode-array detector(RRLC-DAD) to quantify the chromones in a species. Methods The effects of four parameters including ethanol concentration(50%-90%), pressure(25-45 MPa), temperature(40-60 ℃), and time(30-90 min) on the chromones yields, namely prim-O-glucosylcimifugin, cimifugin, 5-O-methylvisammioside, and sec-O-glucosylhamaudol,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FE system with orthogonal array design(OAD). Furthermore, the extracts were analyzed using 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diode-array detector(RRLC-DAD) system to confirm the results. Results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i.e., 35 MPa of pressure, 60 ℃ of temperature, 70% ethanol, and 60 min of time, the yields of prim-O-glucosylcimifugin, cimifugin, 5-O-methylvisammioside, sec-O-glucosylhamaudol, and total chromones were 3.514, 0.132, 6.242, 0.342, and 10.231 mg/g,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UAE), SFE was able to yield a 20.7% increase in the total chromones from Saposhnikoviae Radix. Conclusion SFE is an alternative and promising method to extract chromones from this species, and the established RRLC-DAD method could serve as a rapid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romones from Saposhnikoviae Radi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